问题 | 现象 | 原因分析 |
气泡Bubble | 制品上出现白色气泡及白点 | 放气不足,增加放气次数 |
呈白色气泡,撕开后内部呈空心状 | 硫化温度过高,适当降低温度 |
气泡部位手感发粘 | 1、温度过低,适当提高温度; 2、延长硫化时间 3、模具结构不合理 |
荷重偏高 | 按键时费劲 | 1、压力太小; 2、胶料填的较多; 3、飞边较厚; 4、温度过高,硫化时间较长; 5、放气次数太多; 6、硫化剂用量偏多 7、模具使用超过寿命,弹力不稳定造成产品弹力偏高 |
荷重偏低 | 按键时回弹差 | 1、压力太大; 2、胶料填的较少; 3、温度低且硫化时间太短; 4、硫化剂用量偏低 |
按键手感不一致 | 有的荷重低、有的荷重高 | 1、摆胶的位置不正确; 2、胶摆的不均匀; 3、上下模水平度不够; 4、模具不合格; 5、整个模具摆放位置不对; 6、压力不均匀; 7、混炼不均匀; |
导电胶粒脱落 | 用手轻刮导电胶粒脱落 | 1、可能下模温度过低; 2、装模时夹胶粒工具有污染,可用溶剂清洗擦(切忌用手直接装模) |
变形 | 变形位置不规则或在原处变形 | 1、可能下模温度太高,可适当降低温度; 2、胶粒尺寸不一,更换胶粒或放气国漫或中途放气 |
偏位 | 导电胶粒跑偏 | 1、装模时胶粒没放好; 2、安放非导电胶粒时胶粒从型腔中拖出; 3、合上模时有拖动; 4、加压时压力大得过快,模具制作定位不准确 |
覆胶 | 导电胶粒底部出现一层很薄的非导电层 | 1、装导电胶粒的型腔过大; 2、导电胶粒没有完全安放好; 3、施加压力过大造成 |
麻面 | 制品表面凸凹不平 | 1、温度过高; 2、放气行程较长 |
缺胶 | 整模缺胶 | 1、压力太小; 2、料不足; 3、模板上升较慢; 4、温度稍高(填胶时最好计量) |
个别按键缺胶 | 1、胶料安放不当; 2、施加压力速度过快 |
杂质 | 制品表面有污物、黑斑 | 1、炼胶或硫化时场所不干净; 2、胶本身有杂质; 3、操作过程中带进的杂质 |
变色 | 制品颜色变异 | 1、非导电胶混炼不均匀; 2、硫化时间、温度、压力不稳定; |
半成品颜色和成品颜色不一致 | 色料质量差 |
撕裂 | 脱模时制品撕裂 | 1、硫化剂用量过多; 2、温度太高; 3、硫化时间太长; 模具结构不合理 |
碳油外溅 | 整机长发射不良 | 1、产品毛边粘碳油 |
混色 | 按键上混有其他颜色 | 1、原料色膏未炼散; 2、排料员同时排红黄绿蓝色Key,在两种色料切换时,未将手上的上一种色料粘除干净 |
油渍 | 返修溶剂造成Key膨胀偏大,印刷时粘盖板,取产品是碰上字体造成钮面粘油 | 1、返修品静置时间不足;2、员工油墨搅拌时手被污染 |
白色原料发黄 | 按键白色部分发黄 | 1、返修时溶剂未完全挥发便印刷,烘烤时造成产品发黄 |
印刷字符残缺 | 印刷字符不全 | 1、产品二次硫化后表面析出;2、产品表面污染;3、印刷油墨表面干燥不充分 |